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实践教学 >> 正文 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赋能军嫂,青春力量助力社区——我院社工系学生赴标营社区专业实践成果展示
点击数: 时间:2025-05-12

4月至5月,在我院社会工作系的统一组织安排下,社工2201班的24名学生分别前往不同实践基地,开启了为期六周的“捆绑式专业实习”。马美林、张芳贝尔两名学生以“项目化”的方式进入秦淮区瑞金路街道标营社区,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社区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全程策划与执行以“与军同营 熠熠芳华”为主题的四期赋能小组活动,不仅为军嫂群体提供了专业服务,也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与能力提升。

在实习过程中,两名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标营社区工作人员紧密合作,共同设计了涵盖情感支持、情绪管理、社区参与等多维度的小组活动。首期活动中,通过创意签到墙、趣味破冰游戏和情感分享环节,着力帮助军嫂们建立信任与互助网络。插花体验与“心情温度计”贴纸的匿名反馈设计,展现出两名学生作为小组带领者,对服务对象心理需求的敏锐洞察。

第二期活动聚焦心灵疗愈与情绪管理,两名学生将“蝴蝶拥抱法”、冥想技巧及团体艺术疗愈方法融入实践,带领军嫂们通过互动游戏和团体手工活动释放压力,增强团体支持感。非遗螺钿制作环节不仅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创意,更彰显了社工专业“助人自助”的理念。

第三期户外团建活动中,两名学生分工协作,分别担任活动主持者与协调者,组织军嫂们在中山植物园开展“同心鼓”等团队游戏,并详细介绍了“积分换服务”机制,帮助军嫂们在后期志愿服务中精准对接社区需求。

作为赋能小组的“收官之战”,第四期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专业成熟度。在督导老师我院社工系主任许芸副教授指导下,实习生们运用社区发展模式引导军嫂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领袖,并共同制定“军嫂之家”可持续运营机制。结束之际,社区网格员为军嫂们颁发了志愿徽章,鼓励其后续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发扬“志愿微光”。

此次项目化实习成果显著,100%的军嫂参与者表示情感压力得到缓解,85%的军嫂掌握了情绪管理技巧,两名实习生也收获颇丰。“这次实习让我突破了‘学生思维’,学会了如何将小组工作这一专业方法灵活运用于实际场景。”张芳贝尔在实习日志中提到。

标营社区孙琳书记高度评价此次合作:“南财社工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专业方法,更是年轻人的创新活力。”此次捆绑实习的成功开展,展现了我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践成果,也为创新社区治理提供了青年方案。南财社工学子们用专业与热情,在基层服务中实现了自我成长,诠释了新时代社会工作人才的责任与担当。

文:马美林  图:张芳贝尔

 fxy.nufe.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 法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法学院制作、维护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南京财经大学德正楼四楼 (邮编:210023)  咨询电话:025-86718796


南财法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