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时的千山风雪
如今已簪满滟滟繁花
清澈如许的初心
坚定如一的步伐
怀揣着赤忱晴朗的梦想
迈过泥泞与萧瑟
前往长青不败的远方
摘星揽月,敢越千川
李乾涛,中共党员,来自我校法学院法学2001班。2024年考研成功上岸同济大学。在校期间,李乾涛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大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曾多次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素质拓展”奖学金,南京财经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优秀志愿者”。
“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在众多院校中,李乾涛选择了同济大学法学专业作为自己深造的殿堂。谈及这一决定,李乾涛表示,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985高校的光环、同济大学综合实力以及考研报录比和信息透明度,都是他下定决心的关键因素。当然,已经上岸学长学姐的成功经验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没有横空出世的幸运,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谈及在一年内考研、法考同时上岸的经历,李乾涛有他独特的心得。他坦言,时间分配是主要问题,要协调好考研和法考之间的平衡。其次,要抓住考研与法考之间的共通点,这样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谋定后动,规划先行”,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他在本科期间就已经规划好的。英语是李乾涛的强项,六级644分,考研英语一92分。“单词是基础,阅读是重点,写作依靠积累和综合运用。”李乾涛说。
“烟花遍登处,此行不孤”。在考研和学习的道路上,李乾涛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南京财经大学给予了他诸多帮助。学校、学院和老师们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让他受益匪浅。李乾涛感慨地说,校团委的张蔚伟老师、乔俊鸽老师教会了他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法学院班主任孙劼老师、辅导员王丽君老师以及刑法席若老师,都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给予过重要且宝贵的指导意见。
镜头为尺,丈量世界
在为未来拼搏的繁忙生活中,李乾涛也并未“冷落”自己的爱好——摄影。闲暇之余,他会将自己的镜头对准眼前明丽的山水,用照片记录这段人与景的美好记忆。“我喜欢摄影是因为我拍下的每一张相片都是我亲历山水的留恋与见证,每一张相片都在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一则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次按下快门,他都完成了与世界的一次对话;每一张相片都承载着少年的风发意气与对生活的赤忱热爱。一篇篇的“山水物语”,润物无声,溉泽初心,为李乾涛的考研之行竖起无形但坚定的一叶航帆。
少年有梦,不止今朝
在南财的四年,让李乾涛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下学期的“建党百年风华茂,青春奋进正当时”党史学习成果汇报晚会。彼时尚为新生的他,对策划、组织、举办这种大型晚会的承办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和底气,但在学姐学长们的带领下,他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摸索,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最后成功完成了这项活动,让他感受到了无比的成就感。也正因此,在承办那场晚会的过程中学到的耐心、细致,以及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保持激情的这种精神体悟,让李乾涛能够更好地投入接下去的大学生活,并出色地完成了本科生涯的学业工作。而后,面对研究生的学业挑战,李乾涛表示,他还是会同样地认真对待并全力以赴,用平静而温和的态度去拥抱不确定甚至充满挑战的未来。
季夏吹来的风总带着离别的余韵,但迎风起,才能拥有更多无限的可能。面对朝气蓬勃的学弟学妹们,李乾涛仿佛看到了当时的自己。只不过此时,换他来充当先导者的角色,“期待在同济看到更多南财学弟学妹的身影。借《史记》中一句名言鼓励大家,‘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考研的过程是艰难的,不要放弃,坚持走完!”
过往的淤青是未来的勋章
少年的梦想藏着山海琳琅
人生是永不落幕的剧场
愿他坚定、热烈、向阳
每一次前进都有掌声回响
(原文载于南财网南财新媒体栏目20250303)
fxy.nufe.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 法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法学院制作、维护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南京财经大学德正楼四楼 (邮编:210023) 咨询电话:025-86718796